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人员查询
您的当前位置:法制与法治公益宣传快讯 > 社会资讯 > 宣传 >

天下大同煤之魂

来源:映像PICS--闫桂花 编辑:转载厍红英 时间:2024-11-28
导读: 成千上万的煤矿工人,端着大同矿务局这碗饭,既有共和国长子之骄傲,又有荡气回肠之沧桑。大同矿务局走过75年的征程,这个名字也镌刻在一代又一代矿工心中。
成千上万的煤矿工人,端着大同矿务局这碗饭,既有共和国长子之骄傲,又有荡气回肠之沧桑。大同矿务局走过75年的征程,这个名字也镌刻在一代又一代矿工心中。
大同矿务局已几次更名,融入市场经济的行列,融入资产重组的行列。但直到现在,人们谈论大同矿务局时,地域的深情,史诗般的恢宏,矿工的精神,地层深处的煤魂……仍然津津乐道。这一切不会因为大同矿务局的更名改姓而被历史忘记,相反,在煤矿历史的长河中,大同矿务局永远是重中之重,永存于中华民族的史册,成为一段熠熠生辉的煤矿史。
在历史的追溯中寻找
大同的采煤史可追溯到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卷十三:“平城西三十里之东溪,山有石炭,火之热同焦炭也。”这是历史上大同煤田最早的记载。此后一千四百年间,中小地主商业主们选占山地,凿建煤窑,大同的煤炭开采运销渐成产业。到了清末,大同当地及外地各股商路介入,采煤有了规模化和半机械化,进入现代矿井的雏形。大同煤矿特殊的地理位置,一条口泉沟,一条云冈沟,就像老子所描述的鲲鹏之翼。
1909年,宣统元年,保晋公司大同分公司成立,购买永定庄(二矿)等小窑7座。资本开始介入煤矿,煤炭开采外运初具规模。
1916年,民国五年,晋华公司成立。同年,保晋公司因经营不善和商业相互辗轧而停止营业。
1919年,阎锡山和梁士诒的大同同宝煤矿公司开业,在白洞矿(六矿)、常流水(八矿)、青阳湾(八矿)、雕窝咀(三矿)、胡家梁设厂采煤。采矿有了布阵的局势,煤炭显然成了香饽饽。
1921年,孔祥熙的宝恒公司创办,在口泉白土窑采煤。大公司投资小地方,可见资本家意识到了煤炭资源具有战略性价值。
1924年,阎锡山的山西军人煤矿,在永定庄和煤峪口采煤。这一阶段正是军阀混战的阶段,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苦受难,食不果腹的矿工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1925年,民国十四年,恢复生产的保晋公司在忻州窑建成一、二号竖井,这是大同采煤史上最早的现代化意义的矿井。不过,行走中的机械化也没有解脱劳苦的煤矿工人,矿工艰辛程度没有多少改观。
1929年,阎锡山为了开辟财源,取消军人煤矿,成立晋北矿务局,总部设在大同市内帅府街,窑场在永定庄和煤峪口。总部在市区之后,走动的范围也扩大了,煤炭资源有了方向感。
1935年,同宝煤矿公司撤销,山益公司成立。这是最早的资源整合雏形。
1937年,日军入侵,大同地区煤矿资源沦陷日寇手中,日本人轻轻松松就接管了晋北矿务局、保晋分公司、山益公司、宝恒公司。在此期间,日本人开始了对矿产资源的疯狂掠夺,和对煤矿工人的身心折磨。
1938年,大同煤矿株式会社(日伪)成立,垄断了大同煤炭生产。日寇的疯狂掠夺令人发指,继忻州窑一二号井、永定庄三四号井、煤峪口五六号井后,在同家梁开凿七八九号斜井。当时井下已经安装单滚筒绞车提升装煤,这也是大同煤矿历史上比较正规的、半机械化煤炭生产的开始。这几对矿井,都在口泉沟。日寇在侵占大同煤矿不到8年的时间里,掠夺我国煤炭1400万吨。
1945年8月,抗战胜利,阎锡山即命令晋北矿务局接收了大同煤矿。
追溯大同煤矿的历史,在清晰的矿脉之中,军阀割据,战争频仍,为了掠夺矿产资源,侵略者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在战争频仍的社会,建立的任何东西都无法持续,公序良俗、法律制度都形同虚设。煤矿的历史更是血迹斑斑,煤矿人生活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尤其是日寇在大同煤矿期间,1937年到1945年,有6万多名矿工丧生。大同煤矿万人坑的累累白骨是最有力的见证,万人坑内层层叠叠地堆满了的死难矿工尸骸,有的截断双腿,有的折断脊骨,有的击穿头颅,有的呈向洞口爬动的姿势。大同煤矿万人坑遗骸大致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罹难者年龄最大的53岁,最小的仅有14岁,且大多数属于非正常死亡。经过发掘,在死者遗物中找到了7名受害者的姓氏、籍贯等线索,其中包括河北籍、江苏籍、河南籍的罹难者。
                                                                                       塔山煤矿全景
当家做主站起来
1949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中国人民迎来了久盼的曙光。当年2月8号,大同矿务局宣告解放。当时,大同煤矿筹备处接管的永定庄矿、煤峪口矿、同家梁矿、马脊梁矿、挖金湾矿、吴家窑矿、东沙嘴矿和机械修理厂,均不能正常生产。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筹备处制定了“恢复为主,生产为辅”和“小窑养大矿”的建设方针。为了解决矿上人的吃饭与就业问题,部分旧有小煤窑进行手工生产,工作劳动强度很大。煤矿大部分人投入到大矿井的恢复建设中。
是年8月30日,中央燃料工业处颁发燃办第四号字通令:大同煤矿筹备处正式更名为大同矿务局,撤销军事管制,实行厂、矿长负责制,隶属于华北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当时,大同煤矿是中国最大的煤矿,矿脉纵横南北,储存量大,可采煤层多,煤层平均厚度30~40米,发热量高,煤质精良,且灰分低,硫、磷杂质少,是国内最大的优质动力煤供应基地。
大同矿务局建局之初,下辖八个矿一个厂,矿工3000余名,原煤总产量8万余吨,工业总产值140余万元。在基本建设的规划下,建办公场所、修路、架桥、建学校、建医院等等,这一项项利国利民的宏伟规划都要列入议事日程。紧锣密鼓之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煤炭作为工业的粮食,对国家的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煤矿开始招兵买马。有志向、有抱负的各路人才纷纷涌入大同矿务局,在时代凝聚气息的感召下,万众一心擘划煤海的宏伟蓝图。当时有上级派来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从国外带着学识、带着文明、带着修养归来。这些人都是经过组织严格审核成为大同矿务局的高端管理人才和总工程师、技术人员。大同矿务局铺设面广,涉及领域较多,需要大量劳动力。在全面建设大同矿务局新局面的形势下,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内蒙古等省份的劳动力,雁北十三县的劳动力等等潮涌而来。大量的劳动力给大同矿务局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成为大同矿务局的第一代建设者,成为真正的大型煤矿发展的缔造者。
那些从四面八方涌入大同矿务局的建设者,拉开了万众一心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也开启了大同矿务局各行各业的新行程。建国初期的大同矿务局,人们没有几小时工作制这一说,由于人手的缺乏,很多下井人都工作到16小时甚至更多,有的人累了就在井下打个盹,稍作休息继续工作。工人、干部上下拧成一股绳,大家任劳任怨,每一个人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力气。只要来到大同矿务局这个地界,人们的集体意识就会自觉形成。当时派住各矿厂处的共产党员起着积极的引领作用,吃苦在前,工作在前。那时人们的口号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那时大多数单身职工居住在集体宿舍,也有带家属的职工,矿上把陆续建的排房分给了有家属的矿工,矿工的社会地位显著提升。
大同矿务局党委的成立,给了大同煤矿工人精神上的稳定和依靠。由于当时生活基础物资缺乏,建筑材料短缺,煤矿工人的衣食住行成了当务之急,矿务局快速成立了砖厂、胶鞋厂、机械厂等等。那个时期,干部们工资低,工人们地位高、工资也高。毛泽东曾评价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而主人翁这个词又给了煤矿工人无穷无尽的力量,他们感觉到自己真正能当家做主了,煤炭产量也在不断提升。
后来,煤矿有了表彰会,挖煤人能够戴上大红花了。解放前和解放后比,挖煤人的地位一个地下一个天上,简直就是两重天。
                                                                                        井下打眼工
前进中的大同矿务局
1950年9月20日,大同矿务局办公地址迁至新平旺。
1951年,大同矿务局的产量达150万吨,居全国煤矿之首。当时同家梁矿的马连掘进小组,他们靠手镐掘煤创下27天掘进318.71米的全国手工掘进煤巷最高记录,“共和国煤炭工业长子”的说法由此流传开来。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在某个时间的节点上作着真诚的交汇。公路修起来了,铁路修起来了,医院建起来了,学校建起来了,职工宿舍、职工房屋,一切都在有条不紊中有序地建设,在煤与远方的默契之中,大同矿务局的工人更是与这片热土深情地交织在一起。
1952年末,大同矿务局井下地面初具规模,主要矿井都恢复了生产。大同煤矿人众志成城,力量稳定。他们在荒凉的山沟里安家落户,一些带家属的矿工在山沟里盖起了自建房、石头房,工作生活两不误。一些矿工的后代在石头房里诞生了,新的生命召唤新的时代。大同务矿务局永定庄矿6号井使用了新中国第一代采煤机——苏制顿巴斯-1型康拜因采煤机,此采煤机的逐步投入使用,让煤矿工人告别了镐头和铁锹,落煤和装煤实现了机械化。
1953年开始,国家制定五年规划,这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工业化进程拉开了序幕。当时全国各行各业居民生活与工业建设都离不开煤炭,大同矿务局的煤炭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大同矿务局在国家第一个五年规划里,勇挑重担,按照燃料工业部的要求,引进了机械化采煤方法,作为重点试用单位在全国率先实行长臂式采煤法,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对这一方法进行试验与推广。一些老工人描述:“以前哪见过机器挖煤,都是靠手刨车拉,有了机器,机器就是最好的朋友。矿工们都特别珍惜这些机器。那时候工人都没文化,文献资料也特别少,真的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井下顶板问题严重,我们经过不断探索和试验,最后确定在距工作面4.5米的地方,打三排宽3米的木垛,垛与垛相距4米,回撤木垛时,实行叉花式留木垛,同时在下帮垒一道矸石墙,预防顶板冒落。”
1949年到1952年,大同矿务局全员效率由0.118吨/工提高到1.004吨/工;回采率由46.97%提高到74.5%;死亡率从1949年的万吨0.26人降低到0.03人。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煤矿工人自豪于自己的生活状态与生存空间,他们用新中国矿工的姿态,发扬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气概,揭开了矿井生产的新篇章,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50年,大同矿务局出现掘进跟不上回采的局面。整个矿务局全面配套能力经受考验,涌现出大量的工人技工及技术能手。
1951年4月,同家梁矿马六孩、连万禄在生产中不断总结,提出两个半孔道循环作业法,使打眼和搬运实现循环作业,相互不影响。同年6月,马六孩、邱德、韩有贵三个掘进组利用两个半孔道循环作业法,在3米宽、2米高的巷道用27个工作日掘进318.7米,创造了第一个电钻掘进全国最高纪录。
1952年,大同矿务局在永定庄矿6号井试用苏联制造顿巴斯-1型康拜因(联合采煤机)采煤,当年产煤1.44万吨。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煤炭行业使用的第一代采煤机,第一次在国内实现了落煤和装煤的机械化。
1954年到1957年,大同矿务局矿井改扩建后,原煤年产量由1952年的240.8万吨提高到556.7万吨。
“一五”期间,已经逐步感受到机械化便利的大同煤矿工人开始不断寻求变革,在原有设备上根据自身矿井特点进行革新改造,为日后大同矿务局机械化开采作着无声的准备。
1957年,同家梁矿的钳工毛阿毛用CKP-11型溜子的减速器和一个15马力的电动机作为引动力,试装成最初的装煤机。之后又参照C-153型截煤机的结构对其牵引部进行了改进,1959年3月20日成功地制成装煤机,推动了大同矿务局在回采装煤机械化上的发展。1959年11月11日,毛阿毛研制的长壁回采装煤机被正式命名为“大同Ⅰ型”回采装煤机,成为大同装煤机械化上的里程碑。
1958年,大同矿务局划归山西省煤炭管理局,成为省直属企业。从建国到后续发展,国务院不断调整管辖权限,旨在走向合理化与标准备化。大同矿务局计划产量由771万吨改为810万吨,之后提高到900万吨,比1957年提高63%。
1958年到1960年,仅仅两年时间,大同矿务局煤炭产量从500多万吨跃增到千万吨,煤炭源源不断地运输到需要的地方,为祖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五”时期,大同矿务局完成了马武山、新白洞、大斗沟、雁崖四对新井建设;对永定庄、同家梁矿进行了全面改造;晋华宫矿大井也开始兴建,总设计能力541万吨,其中新井255万吨,老井增至286万吨。
                                                                                        原大同矿务局晋华宫煤矿
                                                                                         原大同矿务局晋华宫井下
                                                                                       原大同矿务局晋华宫井下
1963年,同家梁矿将波兰产80型采煤机改为浅截式采煤机,即中国第一代“土机组”,同时将配套的CKP-30型输送机改制为可弯曲型,第一次实现了井下整个自动移溜,打开了机械化采煤由深截式改为浅截式的开端。在新的采煤机械出现之前,“土机组”作为一个过渡阶段的改装机械设备,不仅为大同矿务局日后在全国最先开始正规循环作业的综合机械化采煤创造了坚实有力的条件,也为其推广作好了技术和设备上的准备。大同矿务局井下的采掘技术一直在探索中前进,不过由于当时信息乃至采购渠道的闭塞,大同矿务局井下设备仍旧十分落后。60年代,综合机械化采煤在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出现,这既能保障安全又能提高效率,而且用人少了,安全事故明显下降,但宥于当时的种种条件,我们是用不上的。因此,浅截式采煤机这项技术仍是我国采煤史上的一项革命。
1965年,大同矿务局第一台国产浅截式联合采煤机组在同家梁9号井单一长壁工作面投入试产。该机组的应用对煤炭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大同矿务局机械化采煤技术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当年全局原煤产量达到940万吨。
改革开放新崛起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大同矿务局各项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三中全会闭幕不久,大同矿务局派出学习交流团,赴日本学习世界先进的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当时,国家从日本引进了8套采煤设备,分给大同矿务局两台,分别落户云冈矿和晋华宫矿。交流团由两个矿16名技术人员组成。他们在日本的设备制造所实地培训了1个月,学习采煤设备安装调试;在日本一处矿井实践培训了3个月,专门学习现代化矿井的管理方法。这为日后大同矿务局实现机械化采煤提供了重要保障。
随着“引进、吸收、消化”先进采煤设备的深入,综采设备在大同矿务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产量逐年攀升。
1979年,大同矿务局革命委员会改称为大同矿务局。当年的挖金湾矿产量达到329万吨,成为大同矿务局产量最高的矿井。这一年,大同矿务局煤炭产量迅速攀升至2400万吨,位居全国煤炭行业榜首。
进入80年代,全国最大的井工型矿井四台矿开工兴建。到1984年基本结束,生产能力提高到2817万吨/年。新矿井引进全套进口设备,安全生产与工作效能大大提升。
1981年,大同矿务局已有15个生产矿井,核定生产能力2350万吨。
1984年6月,大同矿务局制定了内部的吨煤工资包干试行办法。当年全局有40多个单位实行了不同形式的吨煤工资包干,13个生产矿的215个采掘队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占采掘队总数的69.81%;井下辅助有45个队实行了承包,占井下辅助队组的16.07%。
1985年,大同矿务局归煤炭工业部直接领导。当年,大同矿务局共产煤3080.5万吨,比1979年增长了675.5万吨,成为我国唯一的3000万吨级煤炭企业;全员效率1.6吨/工,为历史最高点。实现利税和上缴利税连续多年居全国煤炭行业首位。
当年,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大同矿务局不断除旧革新。1985年到1993年总承包的八年中,大同矿务局全面完成了原煤炭部的承包任务,上缴利税18亿元,固定资产达到34亿元。
1988年,大同矿务局由能源部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领导。
大同矿务局进入“七五”时期,燕子山、四台矿新井建成投产,四老沟、晋华宫、王村矿改扩建完成,马脊梁、云冈矿改扩建开工。全局形成了以综采为重点,以高档普采为补充的机械化采煤新格局,并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向国产化、系列化发展。
1991年,大同矿务局获得了国家企业管理优秀奖“金马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大同矿务局工人工资迅速得到提升。
1993年,大同矿务局在按销售收入、利税总额指标排序中又一次荣列全国煤炭采选业榜首,实现“行业三连冠”。1993年位居500家全国最大工业企业排名第53位。大同矿务局给职工连升三级工资,上上下下一派上升景象,矿工体会到了企业发展的大能量。
1995年,大同矿务局荣获“中国煤炭采选大王”称号,经营范围涉及煤炭、机械制造、化工、水泥及制品、机电产品、建筑安装、地质勘探、科技开发等。大同矿务局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成为国务院确定的120家大型企业集团试点单位之一。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加之煤炭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全国煤炭企业举步维艰,大同矿务局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前所未有的生产经营困难和考验。在市场寒冬中,大同矿务局开始实行矿处领导民主推荐和试用期制、全员劳动合同制、工效挂钩分配制等,大刀阔斧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1998年初,大同务矿务局喊出了“人人230,共同渡难关”的口号,全局上下举步维艰,职工生活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成立了再就业中心,分流机关人员。
1998年2月16日,煤炭工业部以煤办字(1998)第56号文件正式批准大同矿务局改建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同年7月,由原煤炭工业部直属的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划归山西省人民政府领导。
大同矿务局以其特殊的矿山文化元素,植入煤海儿女的心中,至此大同矿务局以“同煤集团”简称。
                                                                                        原大同矿务局办公楼(图中左侧低层)与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大楼
一路走来的同煤集团
2000年,大同矿务局摒弃旧时计划经济的工厂制,改制成立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盈亏自负。此后的十余年中,同煤集团相继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在全省率先实施资源枯竭矿井关闭、破产;进行了内部资产和人员重组;引入其他股东,实行了债转股,由国有独资公司向股权多元化转变。
2000年7月29日,大同矿务局改制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2003年底,山西省委省政府重组晋北主要煤炭生产和销售企业,成立了新的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十五期间,同煤集团的煤炭年产销量增加两倍多,从2000年的3200万吨增至2005年的1.0027亿吨。集团的年销售增加近6倍,从37亿多元增到258亿元。截至2005年,同煤集团企业总资产达405亿元,在中国五百强企业名列第140位。
2005年12月,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债转股改制,成为七家股东持股的集团公司,建立了新的产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重组后的同煤集团地跨大同、朔州、忻州三市,以大同、宁武、河东(北部)煤田为资源基地,煤田储量892亿吨,拥有47对矿井,20万员工,70万员工家属,所属子公司、分公司和二级单位139个。2005年,煤炭产销量突破1亿吨,居全国第二,销售收入258亿元,上缴税费23亿元,员工人均年收入突破2万元,形成以煤炭生产为主,电力、机械制造、钢铁生产、工程建设、化工、建材、物业、旅游等多业综合发展的特大型现代化企业,在中国大中型企业竞争力五百强中名列第94位。
2006年6月,大同煤业A股在沪市成功开盘上市,标志着同煤集团首次挺进资本运营市场。大同煤业成功上市,实现了主业整体上市、辅业整体改制。2012年,同煤集团兼并重组上市公司漳泽电力,成为山西省最大的电力企业。
从煤到电,增强了企业的抵御风险能力,也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产业结构调整来说,同煤集团不仅有自己的煤矿,还有自己的电厂,同煤集团煤电一体化这个重大战略调整重组从那个时候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不过,在同煤集团的产业布局中,从煤到电只是延长产业链条的最初一环。
2009年,同煤集团建成塔山循环经济园区,把煤矿、电厂、建材、煤化工、铁路等相关产业串联在一起,形成了首尾相连的循环模式,不仅产生了经济效益,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为全国煤炭行业建成的第一个效果体现最明显的循环经济园区。
“十二五”期间,同煤集团“立足煤、发展煤、延伸煤、超越煤”,形成了以煤炭、电力为主,兼有金融、煤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物流贸易、建筑建材、房地产、文化旅游等多业并举的产业格局。同煤集团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同本土化矿务局发展为产业布局辐射山西、内蒙古、新疆等7省份18个市级行政区,总资产超3200亿元的特大型综合能源集团。
2010年,为促进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山西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就全省煤矿兼并重组的范围、目标作了明确要求。截至2010年底,大同市地方煤矿现有的125座矿井只保留了71座,规定单井规模必须达到每年90万吨。同煤集团又一次走在了资源整合的前列,老人员、旧设备,全都整合到同煤集团。
2011年,同煤集团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总资产达到1200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一举跨入全省“双千亿”企业行 列。
2012年,同煤集团面对煤炭市场下行、价格下滑的不利形势,制定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企业实现了逆势飘红、稳定发展。集团以“煤炭做强,电力做大,资本做活,贸易做实”为四大抓手,通过建设集约型的安全高效矿井集群,形成深度融合的煤电一体化,打造“集约、绿色、多元、低碳”的循环经济模式,极大地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早日建成国际能源大集团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3年,山西同煤集团全年煤炭产量达到1.52亿吨,居全国煤炭产量前三名,山西省第一名;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110.85万千瓦,成为山西省第一大电力企业。
2014年,煤炭市场突变,市场形势严峻,进口煤的冲击和持续下滑的煤炭价格使煤炭企业举步维艰。同煤集团由于人员多,包袱重,与全国大多数煤炭企业相比,受到的冲击更大、更深。同煤集团一揽子行之有效的措施迅速出台并全面推开。
2015年,面对煤炭市场持续下行的严峻形势,同煤集团通过推进水平接替矿井建设,对有条件的矿井实施流程再造,进一步改善矿井生产条件,优化生产系统。4座千万吨矿井成功实施了流程再造,新增产能2000万吨。
2016年,同煤集团有力地应对市场波动冲击,圆满完成全年各项任务,保证了“十三五”良好开局,稳健起步。
2017年,同煤集团煤炭产量完成12700万吨,发电量完成383亿度,上缴税费完成100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720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295亿元。同煤集团突出优势整合、结构再造,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谱写出转型升级的新篇章。
2018年,同煤集团坚定地走煤炭产业“减、优、绿”之路,积极稳妥淘汰落后产能,再度关闭3座矿井,退出产能311万吨,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化解过剩产能任务。当年,在全国“能源企业全球竞争力五百强”中,同煤集团排名第257位。
2019年,同煤集团坚持走“减、优、绿”之路,集约高效绿色开采规模和水平持续提升。再度关闭3座矿井,淘汰落后产能150万吨,并主动核减产能390万吨,主要经济运行指标全线飘红,大幅攀升。
如果说集团公司的成立是矿务局的转身,那么晋能控股集团成立,则是矿务局渐行渐远。我们不需要去学会铭记,因为淡忘是时间的本能。大同矿务局来自煤矿,其精神之根系于百里煤海。
                                                                                       晋能煤业股份公司太阳能基地
天下大同煤之魂
2020年,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以山西省国资运营公司持有的同煤集团、晋煤集团、晋能集团三户煤炭企业股权作价出资,采取联合重组方式成立的综合能源大集团,同步整合潞安集团、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的煤炭、电力、煤机装备制造产业等相关资产,同时将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转制改企,与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一起注入晋能控股集团。
晋能控股集团组建后,同煤集团更名为晋能控股煤业集团。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人的研究在中国。笔者想说,煤矿的研究在大同。先生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回顾大同矿务局的历史,有“大同“这两个字失去的遗憾,因为大同不是地域的名字,实属精神的归属。可谓:天下大同煤之魂!

责任编辑:转载厍红英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Copyright ©法制与法治公益宣传快讯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资讯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邮箱:YxshzbTuA@21cn.com 技术支持法制与法治公益宣传快讯
Top